当然,善意的提醒也有:在校大学生在经济、年龄、社会经历等各个方面,都可能与婚姻的要求不太相称,再者,“学业为重”也该考虑。的确,爱情与婚姻并非儿戏,必须正确而谨慎地对待;它们也是学问,需要不断地学习与领悟。
记得前几年,河南农业大学的韩宁老师开设《婚姻家庭法学》选修课,设定306人上的课,结果竟然有近2000人报名;华东师范大学57岁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师洪亚非开设《婚姻与爱情》选修课,设定84人上的课,报名接近500人……授课内容从如何择偶到如何理性分手,从学会恋爱到经营婚姻,都有涉及。这些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学生对于爱情与婚姻知识的渴求。
当然,谈年轻人的婚恋,性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目前大学生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有多少人走入婚姻殿堂,或是有多少人在校外同居,而是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不足。关注大学生对“婚姻与爱情”的了解程度,也该关注他们的性权利与性健康有没有得到落实,关注高校有没有开设全面的性教育课程。假如同学们对性、恋情、婚姻能有充分的了解,他们选择结婚甚至选择生孩子,会让家长更放心,让社会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