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导航

引领成长 让“感恩”导航

来源:丹东新闻网

  东北传媒网讯:“班里的很多学生不但不体谅父母的辛劳,反而无休止地索取,买衣服、买手机、买电脑、下饭馆很随意。在他们眼里,父母的付出天经地义无须回报。”这是一位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的感慨。无独有偶,如今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在一些成年人心中也很淡漠。记者就目睹了这样的一幕:拥挤的公交车上,一妇女手捂着肚子,看上去像是生了病,一男子起身客气地说:“请坐”,妇女二话没说,理直气壮地坐下,男子生气地嘀咕:“连句谢谢都不会说!”

  感恩,看似一种普通的情感,当它自觉从心里流出的时候,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更加熨贴,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让陌生的人乐于抱团取暖。相反,缺乏感恩之心,会使善心、善行受到打击,导致人际关系冷淡,人心趋于自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不少感恩故事也曾熏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受恩于社会并学会回报,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一味索取而不知给予,或受恩社会却麻木不仁的人,是社会公德所不能容忍的。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身边的人都不在意,何谈今后关心民生贡献社会?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民族的未来,如果自私、冷漠、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占了上风,真让我们为未来捏一把汗。而今天的青少年缘何会有这样的表现?当下,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仅为他们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提供了众星捧月式的生活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越发注重自我的感受,感激、尊重和珍惜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感恩意识的缺失。正如上面那位老师所说:“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关心他人。”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也是未来感恩的主体。感恩教育需要健康有效的载体,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从娃娃抓起。值得欣慰的是,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感恩教育,一些学校也意识到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施。但如何贴近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征,推行切合实际的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佚名)
分享到:
回到顶部  
首页 资讯 社会 辽宁 文体 评论 大连 科技 民生 沈阳
电脑版 客户端

Copyright © 2014 m.fakutowne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