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导航

丹东篆刻 行进在“快车道”上

来源:法库传媒网

  篆刻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传统艺术,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三代(夏、商、周),兴盛于秦汉,发达于元明清,普及于新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成为与书法、绘画并行的艺术门类。

  经过近二十年的组织化、规模化探索之后,丹东篆刻艺术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然而,许多市民对之还不甚熟悉。在我市,有无正规的篆刻组织?丹东篆刻在全省处于什么水平?作为一种传统而小众的艺术门类,是否有市场化之必要?

  带着上述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鸭绿江印社社长王均。

  “丹东现象”

  记者:在丹东,了解篆刻的人不是太多。所以请您先介绍一下,丹东有无正规的篆刻组织?都有哪些?

  王均:丹东的第一家篆刻组织是1986年成立的辽东印社,改革开放以后,书法、美术等艺术门类迅速解冻、发展,相关的社会需求亦在增多,为了适应这个形势,高君林、应德厚、孙勇,还有我在内的十六人就一起筹划成立了辽东印社。2009年6月,辽东印社举行换届大会,同时更名为“鸭绿江印社”,选举我为第一任社长。最初辽东印社成立时,只有十六个人,现在的鸭绿江印社,已经扩展到一百多人了。

  记者:据我了解,2009年不仅是印社换届的“关键年”,对于丹东篆刻艺术的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分水岭。

  王均:是的。换届以来,丹东的篆刻艺术驶入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当然,这与篆刻前辈的铺垫与指导,还有篆刻家、篆刻爱好者的辛勤汗水是分不开的。

  2010年冬,在接到省书协举办首届书法篆刻临帖大赛的通知后,印社于11月19日举办了备战省展的动员会,确定了30人的参展名单。此后每个星期六,社员们即使顶风冒雪,也要把临刻、创作的作品带到印社,共同研讨。我们连续进行了二十多次的集中“会战”,连春节也不休息,坚持研讨、创作。许多参赛作品往往经过十多次的刻治。许多社员不仅利用了全部业余时间,而且常常刻印到深夜。在2011年省书协举办的“新友杯”书法篆刻临帖大赛中,鸭绿江印社19人的作品全部入选,其中2人作品获奖,13人作品入展。当届全省有60人的作品入选,40人的作品入展,丹东篆刻作品入选数量接近1/3,入展数量超过1/3,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被省专家称为“丹东现象”。2013年,黄义成入展全国第7届篆刻展;2014年纪念书法报30年“巴山夜雨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篆刻入展128人,辽宁12人,丹东4人。

  免费开设培训班 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记者:与书法、绘画、音乐比起来,篆刻目前还是一种小众的艺术。要传承、发展,人才至为关键。那么,如何保障篆刻人才源源不断,后继有人?

  王均:1987年4月,辽东印社举办了我市第一期“金石篆刻培训班”,当时的社长高君林(齐白石传世弟子周铁衡的入门弟子)先生、副社长应德厚先生,亲自传授技艺。2009年鸭绿江印社成立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篆刻展,一次培训班,每周举行一次篆刻沙龙,互相交流,切磋技艺。

  我们开设的培训班都是免费的,师傅义务教授徒弟,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学员有在校大学生,机关工作人员,还有一些女同志。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记者:目前丹东篆刻艺术的市场化运作还不成熟,在您看来,篆刻艺术有无必要进入市场?

  王均:鸭绿江印社的一百多位篆刻者中,有全国、省以上会员三十多人。篆刻者多来自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层次较高,收入有保障,吃穿不愁,搞篆刻纯粹是基于喜欢。因为喜欢,所以不追求功利,而且很在乎艺术创新、格调高雅。正因如此,也就不在乎数量的多少,市场价格的高低。

  纵观国内的其它城市,篆刻艺术组织已经开始市场化运作,篆刻作品已经走向市场,一批篆刻家因篆刻而安身立命。比如省内名家刻的一方印章,四五千元的润格是非常正常的。丹东篆刻团队能够赢得“丹东现象”这个美誉,也证明丹东的篆刻水平比较高,整体实力比较强。但如前面所说的,队伍中的人多数收入稳定,没有人想过靠篆刻手艺来养家,只是作为艺术追求、兴趣爱好而为之。因此,要想继续维护“丹东现象”这个美誉,不能仅仅停留在当下,而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篆刻家的努力,也应该收到物质上的回报。优秀的篆刻作品,其市场价值也应得到体现。将市场与艺术相结合,“两条腿走路”,我市的篆刻艺术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编辑:宋金)
分享到:
回到顶部  
首页 资讯 社会 辽宁 文体 评论 大连 科技 民生 沈阳
电脑版 客户端

Copyright © 2014 m.fakutowne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