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生命时报》刊登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80%的国人不愿意主动与陌生人说话,近四成人表示生活中很少结识陌生人。
曾几何时,我们的记忆深处,儿时曾在对门大妈家吃过午饭,或到隔壁的奶奶家写过作业……可是现如今,高楼林立的今天,这些温情脉脉的画面似乎越来越少。更有甚者,寻亲问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区,找个路人问个路,得到的回应,通常都是冷冷的那一句:“不知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变得如此冷漠?
本期特邀专家葛彬
美国HEARTMATH情绪与压力管理培训讲师、美国压力管理研究院AISM银级催眠师、IMFA国际注册催眠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葛彬主要咨询方向为婚姻、情感、家庭教育,现就职于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讲师。
专家阐述
●
一味自我保护会丧失自我判断力
几年前,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通过艺术手段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而中国自古便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等,这些俗语一代代影响着我们,成为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19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类的防御机制,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这一心理现象。人类天生便具有一种防御意识,这种意识帮助我们正确分析和判断,保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到外界的伤害,但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骗局,人们害怕上当受骗、害怕受到伤害从而加大了自我防范意识及范围,本身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但过度的自我保护而导致性格上的缺陷,引发了其它心理障碍,影响到自身的生活,这才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尤其是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同时要去关爱他人,正确引导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不是一味自我保护,切断了孩子和他人及环境的联系,从而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判断力,导致性格上的缺陷,为以后的心理障碍埋下伏笔。
[案例一]
害怕与陌生人交往
咨询对象:潇潇(化名) 女 24岁 学生
潇潇是个很“宅”的女孩,马上就要大学毕业的她,交友圈非常小。
潇潇是单亲妈妈带大的,从小就特别保护她,总是告诫她,女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要提防坏人,“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因此,潇潇从小就只有院子里的几个小朋友相处得还可以,随着她不停地升学,她也不太喜欢跟新同学、新老师多交流。大家印象中,潇潇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子。
可随着临近大学毕业,潇潇就要进入社会,她的表现却让人有些着急。因为不善于交际,从实习阶段,她就表现得非常不适应。无论是妈妈介绍的工作单位,还是老师推荐的公司,潇潇进去以后,都和身边的人显得格格不入。每天谨言慎行,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就连有人跟她大声说话,都会吓得她一惊一乍的。最后总是没几天,就会有人婉转地告诉潇潇,她不太适合在那里实习,建议她换个地方试试。
潇潇自己倒是觉得无所谓,可这一次反而是妈妈着急了。要是孩子再这样下去,怕是很难融入社会群体,很难找到工作了?可是潇潇自己却不以为然,她似乎很习惯,上学去学校,放学就窝家里,不理睬陌生人的生活习惯,很难再改变了。
专家解析:首先潇潇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已经成为潇潇合理观念中的一部分,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转化成具体的行为,这和妈妈早年对潇潇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不断地强化她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得长大后的潇潇对身边的环境缺乏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作出应对。要改变潇潇现在的观念,首先她自己得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不合理的观念,通过情绪再造引导她建立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系统,从而改变潇潇应对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
母亲总把陌生人
带进家里
咨询对象:扬子(化名) 男 30岁 公司职员
扬子大学毕业后在昆明找了一家公司工作。目前,扬子混得还不错,已经升任公司部门的小领导了。升了职、薪水多了,扬子也趁房价还在看涨的时候,购置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并将母亲从外地老家接到了昆明。
起初,老太太挺不适应昆明的生活节奏的,老是吵吵嚷嚷地说要回老家。可让扬子觉得诧异的是,没过几天,老太太似乎就习惯了。
正当扬子还纳闷的时候,母亲告诉他,说自己在小区里结识了几个朋友,她常常会在扬子上班的时候,邀约那些个新交的朋友到家里玩。
母亲这一说,扬子才恍然大悟。照理说,母亲结识几个朋友应该是挺好的,但扬子的担忧也来了。一个老太太,总把刚刚结识不久的陌生人,往家里带,这多不安全。
于是,扬子给母亲制定了规章,禁止带陌生人回家。可老太太一听就不高兴了,说儿子忙出忙进,没时间照顾她,现在还限制她的,她待不下去了,要回老家去。说起这事,扬子就觉得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
专家解析:扬子应该意识到母亲来到昆明,面对陌生的环境表现出不适应是可以理解的,在此基础上母亲渴望和他人交流也是正常的,如今这个情况扬子首先需要平静地接受,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置,而不是一味反对,造成母子的不愉快。给扬子几点建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