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导航

女孩街头流浪不愿回家,为何乞丐不愿去救助站?

来源:
  宾阳一个12岁女生瞒着家人偷偷跑来南宁,由于身无分文流落街头。昨日凌晨4时许,南宁市公安局凤岭派出所民警将女生带回派出所。该女生哭着告诉记者,她父母经常打骂她,她宁愿流浪街头也不愿意回家。
 
  女孩街头流浪不愿回家
 
  “深更半夜的,有一个小女孩躺在路边,万一遇到坏人就麻烦了!”凌晨4时许,凤岭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报警,在航洋国际一张休闲椅子上找到小林。
女孩街头流浪不愿回家,为何乞丐不愿去救助站?
 
  刚开始,不管民警如何询问,小林就是一声不吭。在民警不断开导下,小林称是宾阳县新桥镇人,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4月23日,她只带13元钱到南宁找一个从小玩到大的邻居。但到南宁后,她不知道邻居住在哪里,又没有对方的电话号码,只好流落街头。于是,民警通过宾阳县新桥派出所联系上了小林的父母。
 
  中午12时许,记者在凤岭派出所里见到正在等父母过来接她回家的小林。小林告诉记者,她出生后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直到去年底,奶奶去世后,她才回家跟父母生活,她跟父母感情很淡漠。她父母开烧烤摊,她晚上要去烧烤摊帮忙,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所以,她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小林说着说着,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由于父母经常打骂她,她再也不愿意跟父母生活。她原来曾离家出走过一次,后被父母接回家。她宁愿流落街头也不愿意回家,这次就算被接回家了,她还会离家出走。
 
  中午1时20分,小林父亲老林和几个亲友赶到派出所。老林说,他女儿很不听话,有时肯定会打骂孩子了。民警对老林进行了批评教育后,老林表示今后会改正,不再打骂孩子。当记者问老林怎么处理这件事时,老林说等回家再决定了。既然女儿已不愿意跟他们生活,他打算让她去跟亲戚住。办完手续后,老林和几个亲友准备带小林回家,小林一直不肯走,并极力反抗。最后,老林两个亲友只好把小林拉上车。
 
  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南宁市弗洛伊德心理教育培训中心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吴甲武。吴甲武指出,12岁至13岁正是孩子的叛逆期,做父母要多些耐心,切忌打骂孩子。万一孩子做错事时,做父母的可以有选择性地采取处罚,比如处罚孩子帮父母做家务事,这样的处罚比单纯打骂效果更好。
女孩街头流浪不愿回家,为何乞丐不愿去救助站?

  为何乞丐不愿去救助站?
 
  救助站环境: 暖床棉衣热水+防护网
 
  昨日上午,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记者看到,救助人员的房间里阳光通透,床铺干净整齐。
 
  床上铺着厚厚垫子与棉被,崭新的棉衣与绒服整齐地放在箱子里面,可随时分发给受助人员。热水净化器、24小时热洗澡水也一应俱全。救助站可供容留救助人群的床位还空着很多。部分接受救助的人员有的在活动室内看电视,也有的在楼内自由串门,还有不少在楼下的小院里晒太阳。
 
  不过,记者也看到,站内防护网安装密集,屋内的电源统一设在屋外。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受助人员有肢体或者智力障碍,有的还有精神病史,在楼内安装防护网,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并非“限制自由”。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的受助者主要分为:临时性救助和较长时间的救助两类。对于临时救助者,救助站工作人员首先会通知家人,并护送回家。而对后一类救助者,由于无法获知其家人线索,救助站只能与相关部门协作,解决其实际困难。
 
  为何不肯来?

  “钱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即使救助站的环境比露宿街头好很多,为什么流浪乞讨人员还是不愿来呢?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在探讨和分析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钱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根据规定,救助站进出自由,在站里每一位受助者可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甚至医疗保障,但站里不会给他们一分钱;同时,生活在这里就要按照站里的作息时间定点吃饭、睡觉。“还有些流浪人员觉得在救助站里吃得不好,以吃不饱为由,拒绝前来。”救助站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那么救助站真的吃不饱吗?“我们站在吃饭的问题上是定时不定量,只要他们在规定时间吃饭,我们是管饱的。就算错过吃饭时间,我们也有快速面等食品提供。”
 
  中午12时多,午饭时间到了,70名受助者到食堂领了餐具开始排队打饭。当天午餐是米饭菜,一荤一素。
 
  24岁的阿毅(音)埋头吃饭,一直不肯透露家在哪里的他在救助站里已经住了3个月。“这里的饭能吃饱吗?”面对记者的问题,他点点头,继续吃饭。
女孩街头流浪不愿回家,为何乞丐不愿去救助站?
 
  众生相

  有流浪者不愿放弃“收入” 拒绝甚至辱骂救助社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分享到:
回到顶部  
首页 资讯 社会 辽宁 文体 评论 大连 科技 民生 沈阳
电脑版 客户端

Copyright © 2014 m.fakutowne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