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时的肃慎王国、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肃慎族系)的发祥地。
冠以“爱新觉罗”姓氏依然引人关注
以爱新觉罗家族代表的满族人所开创的清王朝,是一个少数民族主导的国家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毛主席就说过,“满族是个很了不起的民族,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周总理也说过:“满族不过几十万人口。但是它建立的清朝统一中国长达二百多年,正说明它是一个有本领的民族,是值得佩服的。清朝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清朝起了统一的作用,另一件事就是繁荣了人口。中国人的增长,在清朝是相当大的。”
所以,直到这个时代,被冠以“爱新觉罗”姓氏的人,依然会引起普通人的兴趣与关注。人们想知道这些留着皇族血统的后裔与自己有何不同,也想知道他们现在生活现状与人生方向,也许他们的一些举动,多多少少会让你得到一些感悟。
在长春一家翻译公司工作的王先生说,他很喜欢研究清史,也很喜欢看一些演绎清朝历史的电视剧,如《康熙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他都看了很多遍。正因如此,他每当遇到满族人时,总会问一问对方是否是爱新觉罗皇族的后裔,身边又是否有皇族后裔的朋友。他很想看看这些留着皇族血统的后裔与自己到底有哪些不同,这些人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相对于王先生来说,在一家银行工作的祁先生则更加直接些,“如果有机会,我就是想和这些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们合个影,不管怎么说,人家都是皇族的后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皇上的!”祁先生说。
有人关注“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就会有人去彰显它,这四个字仿佛能让普通人一下脱颖而出获得古老的荣耀。在百度的“爱新觉罗”贴吧中,不时会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就是皇族后裔,其中一名网友更是晒出了家谱。
寻找已经改姓或隐名的皇族后裔
据了解,在吉林省,爱新觉罗家族的宗室后裔主要集中在吉林市,大约有30多户人。其中吉林市满族联谊会会长、清乾隆帝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为代表人物。
爱新觉罗·恒绍望着部分爱新觉罗家谱说道,目前在吉林市爱新觉罗家族宗室后裔中最小的应该是“闿”字辈了,爱新觉罗·闿莹和爱新觉罗·闿波两个人都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世孙了。而他作为乾隆皇帝第七世孙,属“恒”字辈,在吉林市的宗室后裔中辈分算高的了。
据了解,清朝时期,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宗室是努尔哈赤及兄弟们的后裔,觉罗则是指努尔哈赤叔伯兄弟们的后裔,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宗室腰上会系上一条黄色的带子,觉罗腰上会系上红色的带子,红色的带子是比较远支的后裔,黄带子又分为远支、近支、近派等。
而这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年间才开始采用汉人按辈分取名的方法。康熙初年,几名皇子曾先后以“承”、“保”、“长”三字命名,康熙二十年才固定划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永”、“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近支辈分顺序是: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圣、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据爱新觉罗·恒绍叙述,过去爱新觉罗有家谱文化,它记载的是一个满族的一部兴衰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领域,它不光是一个纽带,也是民族团结安稳的基础。所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后,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倍感荣耀,祖国这么强大,所以归属感特别强烈,所以就想问,“我是谁,我的家族是什么样的状况?”
所以,持有爱新觉罗家谱的恒绍接待大量的寻根问祖的后人,有海外的同胞,有远在他乡的游子。而恒绍在担任吉林市满族联谊会会长的10多年期间,他总是会积极去寻找团结一些已经改姓或隐名的皇族后裔,并带领胞族有效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恒绍说,他通过努力目前已经找到多名皇族后裔,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对家族的发展是有力的。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