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居险奇幻
佛教宜扬的就是虚幻境界,故在佛寺选址相地上往往居于险地幻境。这种险幻之境有的是借用自然险地,有的是人为制造出奇险的景观,创造出虚幻的境界,不仅给居住的僧尼心理上成仙的感觉,而且也给游人神秘莫测之感。这类选址相地的佛寺例子也不少。呐,比如这个悬空寺,每当大雨倾盆或者山雾朦胧,就恍若在天宫楼阁当中。
3.至高无上
佛教认为佛祖是至高无上的,建寺也必须创造出宣扬至高无上的威严气氛,如寺院的大雄宝殿是供奉释迪牟尼等最高佛祖的主殿,即使在平川建寺.该殿也要砌高殿基,前有台阶,朝拜者必须登台而上,以宜扬佛祖至高无上的地位。像乐山大佛高71米,许多大雄宝殿会建在台地上,都是为了增加这种威严。
4.环水世外
有些佛寺建在湖、河和海的孤岛上,陆路与世外隔绝.香客需渡船而往,这种选址相地一是山水相
映,风景优美;二是环境格外幽静;三是创造了佛境虚幻的气氛,不利之处就是往来不便。普陀山就算这种佛寺。
5.近城方便
招徕香客朝拜,广收僧徒,扩大影响。因此有不少寺院索性就建在城内,或在紧临城镇的郊区。
什么“藏风聚气”,什么“崇高无上”都不讲了,突出于方便,突出于区位优势,。这种寺庙约占现存佛寺数量的五分之一。前面我们提到的大慈寺就属于这种。
6.政治妥协
在山地建设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占用平地和耕地,古代是农耕社会,我们常在教科书里看到“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所以呢,佛寺也不会没事吃饱撑的,侵占农民的耕地,引起政府反感。建在不宜耕种的山地,往往更顺应民心、官心。历史上也不乏因为侵占农田过多,不交税负,然后被干掉的佛寺。
7.终极理想
历来宗教建筑需要体现天国、神圣之类的概念,因而将建筑建在高处,是几乎所有宗教建筑的通识。远的有希腊雅典卫城,近的像国内众多寺庙,即使欧洲教堂大多建在平地,也会让塔楼高耸出几十、上百米。建在山上有一个好处,就是建筑本身不用很高,就可以达到高耸的效果。佛教的终极天堂叫什么?金刚坛城或者金刚山(诶,好像是藏传佛教的,中土有吗,谁能告诉我),你看,人家宗教终极理想就是一座山的形式嘛。
诗云:世间佛寺千万,岂肯只在山间。闹市可听佛语,深山愿坐苦禅。万法皆为人事,民生全是佛缘。此地全赖众善,兴寺只因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