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盆菜突出一个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大盆菜?感觉好过瘾的说!大盆菜要是真的说起来,还有一系列的起源说法!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世界村一起齐吃大盆菜:
2000年2月20日,来自澳洲、欧洲、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黄氏宗亲、侨领、海内外华侨、下沙在港乡亲和下沙村居民数万人,欢聚福田区下沙文化大广场,伴随着喧天的锣鼓,舞动百米金色长龙,共享民俗风味浓郁的“大盆菜”。
与香港元朗一河之隔的深圳市福田区下沙村,曾是个贫困落后的小渔村。顺应改革开放大潮和特区农村城市化,下沙组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自1993年以来,下沙村恢复了传统的正月十五闹元宵活动。春回大地之时,港澳下沙籍乡亲以及东南亚、欧美各国的下沙籍乡亲,纷纷携带家眷返回故土,踏青访友,省亲观光。全村人团聚在一起看大戏,品佳酿,吃美名为“百鸟归巢”的大盆菜,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以此激励爱国爱乡之情。
尔后每年,下沙黄氏宗亲吃大盆菜的规模越来越大,海内外来宾的人数也逐年增多。2002年最高时达到5310席,计6万余人共同品尝大盆菜,创下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大盆菜文化逐渐成为深圳独特的乡俗文化。2007年,“下沙黄氏祭典”、“大盆菜”文化还被列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大盆菜的起源是什么?
盆菜起源自宋代,由宋帝昺年间留传,从落难香港的 「黄帝菜」,摇身一变而成为新界原居民每每於岁时祭祀、 大时大节、乃至婚嫁庆典等礼仪时作为招待客人的菜肴,即今天的「盆菜」,让嘉宾吃个饱、饮个醉,这正是他们的好客之道,亦成为他们的习俗之一。居民在祠堂摆设盆菜宴,一开就是数十席到上百席,甚至是早晚连开的「流水宴」,「流水宴」是指宴席由早到晚摆足一整天,全日不同时间开席,大家围炉共坐,随到随吃,气氛热闹。
由於祠堂是拜天祭祖,亦是开会议事之地,差不多每个围村都有其祠堂。此外,祠堂也是在有喜庆的时候聚集村民一起在这里煮盘菜及吃盘菜的地方。喜庆节日如婚礼一般会在祠堂拜祭却不会在那里举行,传统的家庭会吃盘菜,而新一代则会到酒楼去;天后诞时村民会舞龙舞狮,有些会朝拜天后、出会、巡游及少不得的盘菜宴;一年一次的开灯仪式,即有村民诞下男丁时庆祝仪式,其後便会摆设盆菜宴继续庆祝;扫墓时亦有一个习俗称「食山头」,意谓在山头吃盆菜。鉴於一些传统古老的围村习俗慢慢给改变过来,如以往的「太公分猪肉」,即将猪肉分给诞下男丁的家 庭,但是随著时代的演变,取而代之的方案是分钱罢了。唯一仅存而又 富特色的围村活动便是食盘菜以及食山头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