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德无才的杨国忠是靠着杨贵妃的关系登上了宰相之位,经常做些欺上瞒下之事。天宝十三年(754年)秋,大雨成灾,玄宗忧雨伤稼,就询问灾情如何,杨国忠故伎重演,找到一穗饱满的稻谷欺骗唐玄宗说:“雨虽多,不害稼也”。宰相都不说真话,天下也就无人敢站出来说真话。玄宗退朝回宫后,见左右无人,便问高力士:“淫雨不停,还是你来告诉我真实情况吧。”高力士说道:“自从陛下把朝政大权交给杨宰相后,赏罚无章,阴阳失调,我又能说什么呢!”玄宗听后默然无语。可以看出,高力士对杨国忠的为人是很清楚的,只是因为杨贵妃的缘故,没有说出来罢了。
高力士亦不赞同让“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任宰相。有一次玄宗在大同殿斋戒,问高力士:“今海内无事,国库充足,天下太平,我想将政事委托给李林甫处理,你看如何?”高力士回答道:“如今国库虽然充足,我仍担心储蓄不足。如果继续向百姓征派,又会使百姓的私人蓄藏告罄,如此百姓就会舍本逐末。再说天下权柄,怎么能轻易委托他人呢?如果李林甫威风震主,一旦有变,谁还敢阻止呢?”玄宗听后非常不高兴,高力士见玄宗生气,连忙顿首称罪:“我一时糊涂,说错了话,罪该万死。”玄宗见状,才没有发作,高力士才避免了一场大祸。这也是高力士在唐玄宗身边最惊险的一次事,在经历这件事后,高力士更加谨慎了,沉默寡言,很多事情只是看在眼里,藏在心里,他知道,此时的玄宗已经不是开元前期那个玄宗,说出来反而随时会召来杀身之祸。
太监由于身体的不完整,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完整,极度自卑,扭曲畸形,其内心阴险狠毒,仇视社会,根据心理学分析,越是自卑的人越可怕,一旦得势这种人就是个狠角色。这种扭曲心理会随着地位提升逐渐体现,当权力达到只手遮天时,有了释放的舞台,就会暴露无遗。
然高力士是历史上极为少见的有着好性格的太监,史书说他“然性和谨少过,善观时俯仰,不敢骄横,故天子终亲任之,士大夫亦不疾恶也。”天子信任,士大夫也不厌恶,就是正常的聪明人也很难做到这点。说明他为人比较低调,性格很温和,心态也很平和。历史上与他同时代的知名人物,没有谁受过他诬谄或迫害的,不但如此,他有时还敢于直言,不偏不袒。
要说高力士说过别人的坏话,那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王毛仲,一个是李白,王毛仲是除掉太平公主的主要功臣之一,玄宗上位后对他的宠爱甚于力士,王毛仲完全瞧不起太监,经常欺侮、辱骂宦官,高力士和另一个有名的宦官杨思勖都非常畏惧他。正由于王毛仲欺凌宦官,这才导致高力士告了他一状,使他家破人亡。不过,如果你仔细了解一下王毛仲的为人,就知道其实这事与高力士没有直接的关系。王毛仲目中无人,恣意妄为,造反是迟早的事,玄宗也早有所防范,既便不是高力士告他的状,玄宗也会找其他借口除掉王毛仲的。
至于说李白是由于高力士的谗言才没当上官,这典故来自野史,说的是一次李白挥笔纵文时,要求高力士为他脱靴,力士就衔恨于心,跟杨贵妃说李白在写诗讽刺她,把她比喻为汉代的赵飞燕,这激怒了杨贵妃,在玄宗面前阻断了李白的青云之路。先不去推敲故事的真假,仔细想想,李白不得官做,最大的责任应该在于唐玄宗不想用人,与高力士并没有多大关系,直接原因更谈不上了。玄宗很聪明,当初张说唆使别人说姚崇坏话,被他一眼看穿,又怎可能被高力士随意糊弄。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