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可以更简单粗暴一点,就是影响他人利益的事就应该制止。上面举例的行为也有这个特性。
在8岁后,之前的行为规范的比较好,同时又有了日程和钱的概念。
当孩子大了之后,自由度就应该更大一点了,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作业的顺序,玩耍的时间安排。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零花钱的获取与分配。家长就不用一直盯着,完成了检查一番再改正就好。兴趣班也可以由家长带着多去尝试几种,孩子喜欢那个就学那个,但是可以要求孩子一个学习周期不结束,不能半途跑路之类的。
你需要灌输给孩子的理念就是“任何选择都会附带一些小的约束和代价”。
再大一些比如十几二十岁....控制力度就可以进一步放松....我就不懂了.....毕竟我还连清。
如果家长的控制力度依然不变的话,就很容易压制个性的发展了,会让人更加害怕尝试,更容易变成“妈宝儿”。孩子大了之后我的建议是放手尽可能放手,但是原理上的问题是不会变的。
当然会有一些家长反驳我的观点,觉得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 “什么尊重孩子的意愿”
但是其实我认为这样的家长根本就没有能力让孩子自我规范,他们只能松而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严。他们既不能控制孩子的行为,更不能引导孩子的思维和天性。
或者干脆就是懒,美其名曰“噢,我不想干涉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