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地心中到底有什么?
众所周知,地球有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然而这种认识应当说是很肤浅的。因为按照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的钻井深度不过三五千米,而最深的勘探井(在科利斯半岛)也只有12千米。地球的半径足有6300千米,对比这些数字,我们会发现,我们所触摸到的地球,实际就像吃苹果时用刀子划开的果皮,仅限于薄薄的一层。那么再往地下是什么?地球内部乃至中心究竟为何物?这是千百年来始终令人困惑不解的一个谜。
然而人类并非对地球一无所知,智慧的人类根据地球的运动变化,不断向地球深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地球的火山活动告诉我们,地下炽热的岩浆,人们根据流到地球表面的岩浆,把地下的岩浆分成含硅酸盐较多的酸性岩浆和含硅酸盐较少的碱性岩浆。但岩浆来自地下并不是很深的地方,至多不过几百千米。那么,更深的地下是什么呢?
人们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火山喷出的熔岩的温度随着深度而增高。根据温度随深度增加的速度来计算,地心的温度竟达100000℃左右。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即使地心具有极高的压力,任何物质也都会变为气体状态。于是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气态地核说”。
但是许多学者认为这一学说是建立在钻井勘探数据和火山资料的基础上的,据此得出“地心温高”的结论是不可信的。10世纪末,人们通过重力测量求出地球密度为5.52克/厘米。它比地表任何岩石的密度都大许多,因此推想地球内部一定有密度更大的东西。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对地震波的研究,为人们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提供了一个好帮手。第一个利用地震仪探索地球内部奥秘的是南斯拉夫的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1909年10月8日,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莫霍洛维奇在研究这次地震的各项数据时,发现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在地表下面33千米处存在一个不连续的跳跃,说明在这一深度上下物质密度相差很大。后来,科学家们确证这个球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并以莫霍洛维奇的名字来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
1914年,地震专家古登堡在探测远方地震所发出的地震波时,又发现地表下面2900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也发生了急剧改变。这里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地质学上称作“古登堡面”。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人们知道了地幔的物质具有固态特征,它的上部由二氧化硅24%~45%的超基性岩组成,性质类似橄榄岩,因此被称为橄榄层;同时,它有含有丰富的硅和镁元素,所有又被称为硅镁层。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