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工资指导线就是鸡肋般的存在,现在除了国企、公务员等单位可能还会参考这个以外,所有的私企都是市场经济!谁会根据你的指导线来定工资呢?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工资指导线,就是鸡肋般的存在!
14省份工资指导线出炉:
央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截至昨天,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公布了2015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与去年相比,这些地区的工资指导线均无上调。
截至8月16号,共有北京、山东、辽宁等14个省份公布了2015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中新疆、河南的增资基准线最高,为12%。但在调整幅度上,除四川与去年持平外,其余13个省份均出现下降。其中,辽宁从12%下调至8%,降幅最大。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目标,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建议。虽没有约束力,但可以作为企业确定工资增长水平的参考:
苏海南: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差、特别劳动生产力的高低综合考虑提出来的。工资指导线可以涨也可以降,因为经济增速今年比去年也有下降,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人为推动脱离劳动生产力的提供去涨工资,是不好的。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认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工资上涨的空间也随之收紧。下一步要想增强企业的涨薪动力,需从改善经营环境着手:
张车伟:过去今年我国工资增长较快,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今后看经济增速放缓,工资增长也是GDP增长的一部分,再快速上涨的条件没那么充足了。这也反应很多企业因为成本上升快,盈利水平也在下降。当然针对企业经营环境变好可以做一些工作,比如税费的优惠、减免等等。
工资指导线有什么用?
工资指导线是政府对企业的工资分配进行规范与调控,使企业工资增长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年度货币工资水平增长幅度的标准线。工资指导线可以采用工资增长相对数(即工资增长率)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工资增长绝对数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将相对数与绝对数相结合的办法。截至2015年8月16日,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发布了2015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与去年相比,这些地区的工资指导线均无上调,涨幅持平或下降。
企业工资指导线由基准线、上线(又称为预警线)和下线构成。它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虽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可作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及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的参考依据。
据媒体报道,企业工资指导线从1997年出台,至今已20年。按照惯例,各省份在每年上半年就会发布。不过,截至7月20日,仅有天津、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等五省份发布了2016年工资指导线,并且多是下调基准线。
可以看到,政府对于工资指导线早已不再那么积极。因为工资指导线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反倒总是会引来一片骂声。而好看的宏观经济数据与糟糕的微观经济表现的矛盾,让政府在公布工资指导线时也缺乏足够的底气。同时,政府在工资指导线上的矛盾性还可以从官方的解释或重申看出:我们的工资指导线没有强制性、我们的涨工资计划覆盖了所有人云云。而这些解释多半是矛盾的。例如,既充分照顾低收入群体又让效益不好企业只发基本生活费,既声称是全体涨工资又表示没有强制性等。
这让我们觉得政府在工资指导线这件事上,不过是想博个好彩头,赢得一片掌声,但是末了不忘说一句能力不够。直接来说,就是表态说我做了,但做没做成就不管我事了。所以工资指导线在发布之后,群众和媒体最关心的是如何执行、谁来执行、执行程度的问题。如果无法执行,那么工资指导线就是一个绣花枕头,没有什么太大用处。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工资指导线对于某些企业还是有些用处的,只不过这些企业通常是国企。按政府的说法,“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可参照该幅度安排本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笔者认为最终能按工资指导线标准实现涨幅的只有收入较好的国企。因为民企即便效益很好,其赚的钱也是个人所有,这些老板不会无缘无故的让利。而国企则不同:其一国企是政府政策调整的排头兵,往往要率先示范。其二国企的岗位薪酬则相对固定,高管也乐意自己加薪。其三而随着政府对于国企红利上缴越来越严厉的要求,国企的利润是很难留住的,所以他们更愿意内部福利消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