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数学界的最高奖项-沃尔夫奖中34%的获奖人是犹太人。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是美国的最高科学成就奖,38%的获奖人是犹太人。艺术和科学的终身成就大奖——日本的京都奖,犹太人也占据了25%,这个奖是为奖励在科学、文化和人文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设立的。
占世界总人口不到0.25%的犹太人为何能够拿走超过20%的诺贝尔奖?为何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平均智力商数达到117以上,他们为何如此的聪明?
在历史上,犹太人曾在埃及做了数百年的奴隶,曾经亡国遭流放上千年,曾遭遇大屠杀百万犹太人遇害。有分析人士用卢梭的“环境决定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认为这样的环境培养出了犹太民族特别的忧患意识,让犹太人具有领先的紧迫感,促使这个民族不断前进和发展。
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犹太人在与许多民族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大量的汲取不同的文化,从而拥有着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知识。比如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心理学家弗洛姆等,都是在这种复合型文化生态下破土而出的科学人才。但同时,犹太人拥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竭力保守着本民族的信仰和语言。
犹太人虽然长期流亡,寄居他乡,但是他们一直传承着相信耶和华独一真神的信仰,并努力跟着圣经旧约中的律法来生活。正统的犹太人每天会花大部分时间来学习和探讨圣经及其注释。旧约圣经律法中所记载的逾越节、五旬节,世世代代流传,至今他们仍然在庆祝。犹太人所使用的希伯来语,其实是已经失传两千多年的一种文字,但是上个世纪被犹太学者和圣经研究家们,根据保留下来的传统典籍将其“复活”,并成为以色列的官方语言。
同时,在恶劣的环境中,当人们的命运取决于“移民”是否成功时,犹太人便不再把精力和资源放在购置土地或房屋上,而是把所有的努力都倾注在了教育上。公元650年,犹太民族开始“全民受教育”,并且一代一代秉承着这一教育理念。
据了解,有611万犹太人居住的以色列,其教育预算仅次于国防预算,约为10%,即使战争年代也至少占7%。这仅是教育开支的2/3,此外还有社会、企业、海外等资助。有着130年历史的犹太人学院是全球最庞大的非盈利教育机构,在60多个国家有800多个院校,从事职业培训和大学预科教育。以色列全国200万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4000美元,其预算、设施和人才等均居世界前列。据统计,以色列年人均读书64本,远高于其他国家,韩国仅为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
美国大学中心组织学术部主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社会与经济研究所前执行所长、教授安娜•斯洛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及犹太人的文化和教育,她分享了犹太学者的一天生活:清晨花一小时听老师讲解,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每两位同学要一起再次学习老师的讲解部分。但是,这种学习不是读课文,而是互相提问、辩论、质疑,甚至批判对方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方式要持续到下午甚至到晚上。每天如是,除了周日。
安娜•斯洛认为这样的学习为犹太学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培养了敏锐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了持续学习和刻苦学习的习惯;培养了辩论和捍卫观点的能力,以及和同伴一起学习的习惯;培养了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习惯,以及发现新观点的能力;培养了既能尊重权威又能质疑权威的习惯;培养了创新能力。
并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是学者,也不是所有的犹太人每天都会把很多的时间学习研究圣经,但他们却共同拥有着重视教育和思考和态度。197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家的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说过,他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
另外,在中世纪时犹太人被严格限制拥有土地,不能从事手工业或进入商人行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被迫进入金融、贷款、银行业、法律、医学、贸易以及《圣经》研究等行业,并在这些领域成为专家。后来,伊斯兰帝国等帝国的崛起及城市的迅速发展,为那些能够读写的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犹太人成为统治者和高级官员的咨询顾问。
对于犹太人为何如此聪明,柯曲兰、哈本丁、哈代曾在《生物社会科学杂志》中发表论文,讲到大多犹太人从事的行业用脑较多,使得犹太人的智力得到发展,上千年来基因逐渐变异,最终变得越来越聪明。这种聪明不仅体现在对事物的探究上,也表现在金融、法律等领域。此种说法尚存在争议。还有研究表明德系犹太人被一大堆退行性疾病所折磨,那些疾病反而提升他们整体的智商。比如家族黑蒙性白痴、高雪氏症、尼曼匹克病等,有着双份致病基因的会引起严重的疾病或致死。然而,仅有单份致病基因的人会加强了的凸起生长,有助于加强脑细胞之间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