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导航

高考生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应试教育有哪些弊端?

来源:

  我们的小学都开设有思想品德课,期末自然也有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试问,思想品德课的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有关系吗?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好,是因为学生死记硬背了教科书上万口一辞的套话空话,只会说套话空话的人也许将来成为没有独立思想的庸才和应声虫!

  真正的德育是培养人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真正的德育方式应该在“自然活动”中进行,应让孩子在自然的日常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验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做什么会受到尊重,做什么会受到鄙视……通过这些体验,通过这些心灵上的氤氲化生的过程,孩子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才能逐渐形成。德育只靠口耳相传的知识讲授肯定是不够的,它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进行道德熏陶、道德体验、道德感悟和道德实践。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文化熏陶中、感情体验中,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摇摇晃晃地树立起来的。不是熟记了《思想品德》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能树立起来的。而我们的应试教育无暇研究这些,因为它不能转换成升学考试的分数。

  中国实施应试教育30多年来,国民的学历提高了,知识水平提高了,经济实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提高了吗?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应试教育培养的不少人不缺知识,不缺学历,但缺德!前段时间,有人在网络上发文惊呼:“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虽为过激之词,但它反映的我们民族道德水平的滑坡却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

  第二,应试教育导致青少年一代理想视野狭窄

  高度竞争的应试,使学校和家庭把目光完全聚焦在孩子的升学考试上,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孩子人生终极目标的引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忙碌的老师,辛苦的家长,也只能急功近利,且顾眼前,缺少大视野,大气度和高境界。思想狭隘的学校、家长,也只能用上名牌大学、考研、读博、娶好老婆、找好工作、升官发财去刺激孩子的欲望。有无数的家长经常告诉孩子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的孩子难免狭隘自私、只顾自己,缺少高尚的思想境界,只有一点赖以谋生的专业知识。有几个老师或家长会教育孩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存心君国”?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和书院教育尚且教育孩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了今天,人们却只教育孩子为学历、职称、金钱而奋斗。人们恨不得在孩子的背上刺上“发家致富”,刺上“升官发财”,再也不会刺上“精忠报国”了!因为,应试教育的逼迫,使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已经没有岳母的思想境界了。

  中国的孩子们可以在各类的国际大赛中(比如奥数)拿到金牌银牌,但我们在科学研究领域却像钱学森担心的那样,一直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为了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孩子们从小是为考分而奋斗;长大后是为学历、学位、职称而奋斗,而不是为了真理而奋斗。

  团中央《关于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中学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首先看重的是待遇和工作条件,其次是稳定、有保障。很显然,是我们的教育造成了我们的国家庸俗之吏日渐其多,豪杰之士日渐其少。中华民族正无可奈何地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下一代走向平庸……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里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天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他们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大学,考名牌大学,那就是他们最高的理想了,那么一考上大学,他们就没有理想了,就失去自我了,就迷茫了。

 3/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分享到:
回到顶部  
首页 资讯 社会 辽宁 文体 评论 大连 科技 民生 沈阳
电脑版 客户端

Copyright © 2014 m.fakutowne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