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导航

高考生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应试教育有哪些弊端?

来源:

  自信心是人的能力的催化剂,自信心能将人的一切能力都调动起来,将人的积极性调动到最佳状态。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没有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很难在社会上开创自己的事业。只有充分自信的孩子,才更容易登上成功的顶峰。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往往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挑战;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缺乏自信,就往往在一事当前,退缩,畏惧,胆怯,悲观,被动,犹豫不决,心灰意冷,不善与人交际。

  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只能使个别“尖子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得到强化。而这种应试教育制度很容易使多数成绩不拔尖的孩子产生“我不如别人”的自我意识。多数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往往会形成“我不是人才”的消极信念和自卑心理,从而长久抑制他们的潜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他们一生平庸。

  在强大的应试教育制度面前,多数家长和老师,也无法摆脱以考试分数来评判学生优劣的观念。按照考试成绩排队,已经是全国各地中小学的普遍做法。从小学一直排到高中毕业,时间长达12年之久!在这种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孩子永远是少数,受到打击的孩子永远是多数。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采用“金字塔”式的排名方式,第一名在塔尖,二、三名在第二行,四、五、六名在第三行,七、八、九、十名在第四行……以此类推,排成一个金字塔状,并把它贴在教室里。这就把成绩排名“鼓励少数、打击多数”的作用形象地展现出来了。这些多数孩子基本上都遭受过老师或家长的“语言暴力”的伤害:人家能,你为什么不能?你笨蛋!你垃圾!

  作为一个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中小学生,经受这种长达12年之久的打击和伤害,他的自信心很难不被摧毁。学生在学校的“失败体验”,已经彻底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被“分数”打倒的同时,他们也在心理上打倒了自己。于是,学校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

  第五,应试教育磨灭了孩子的多种天赋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有7种: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运动智能较强,公关人员的人际智能较强等。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而应试教育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逻辑智能和语言文字智能两方面的发展,这显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整齐划一、成绩至上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扼杀孩子的天性和个性,难以考核学生的多元智能,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导致大量的人才苗子被扼杀在青少年时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体音美或者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都是高智商的标志。用这种理论去看待学习成绩较差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就会感到,他们很了不起,而不是什么“差生”。而整齐划一、分数至上的应试评价制度,难以考核学生的多元智能。

 5/11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分享到:
回到顶部  
首页 资讯 社会 辽宁 文体 评论 大连 科技 民生 沈阳
电脑版 客户端

Copyright © 2014 m.fakutowne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