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现在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大家都不愿意种地了!农村的年轻人一股脑挤到了城市里面,农村的女孩子想嫁入农村,农村的男孩子想在城市买房打下一片天地!
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如何解决?
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谁来种地”的忧虑就越来越重。不过,从学者的研究看,目前学术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影响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分歧。学者李、徐娜等认为,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和老龄化与妇女化将使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面临挑战。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导致农业劳动力缺乏以及整体素质下降,不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及生产经营。王跃梅、李澜等认为农村劳动力的外流还可能会改变农户精耕细作和生产决策行为,出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现象。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农村劳动力外流增加了家庭收入,促进了生产性投资,同时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对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认为,劳动力转移并未对农业生产造成显著影响,不必过于担心由此带来农业危机。
就世界范围来看,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是必然趋势,老龄化现象是全球性的问题。美国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58岁,日本更高达67岁,而在欧洲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年龄也在65岁以上,而35岁以下的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的比例不到5%。有研究数据显示,2010—2012年全球农业就业的平均比例为30.5%,相比过去10年下降了7.4%。对中国来说,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2》预测,如果按照中等生育力计算,中国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16—60岁)总数将比2011年下降约1.6%,农业就业将占全国就业人数的24%左右,近两亿农业劳动力。在职业农民不断发展的未来,有这样的农民劳动力数量应不需要担忧。
农村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是中国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现实表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城镇化,随着城镇化不断加深、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经济中技术与资本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将远远超出土地与劳动的贡献。二战后土地基本没有增加、农业劳动力更是大幅度减少,而世界农业总产出增长数倍就说明,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已转为技术与资本。我国粮食产量十多年连续增长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种地的人在减少,但得益于技术与资本,单个劳动力管理的土地大幅增长,生产力不断提高,谁来种地的问题也将随之得到化解。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呆在农村?
城乡差距导致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
尽管城市生活十分艰辛,但城市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便利,比如遍布全城的大型超市,便捷的互联网服务,丰富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这些是乡村不可能具备的,特别是在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都不齐全,交通十分不便利,这进一步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只要离开故乡进入城市,便能真切体会到这种差距。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