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学者俞天任对此的分析是:无论农村的生活和发展水平如何不亚于城市,但是农村就是没有城里热闹,年轻人一定向往城市,起码每天看见的都是同样的人这一条就让农村青年受不了。所以不管城里人住房小,不管城里人干活累,也不管城里人收入低,农村青年还是要往城里跑。
于是日本农村也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在地里劳作的都是老年人,平均年龄达到了64.2岁,这与《中国青年报》在河北的调查如出一辙:村里种地的都是老面孔,老人一旦身体不好,地就撂荒了。
日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国的参照,尽管日本农村环境和生活设施已经十分先进和充足,但年轻人还是向往城市的繁华生活,不愿留在农村过一成不变的日子,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正在上演,并且随着年轻世代的成长变得越发明显,越是年轻人,越不愿意留在农村,越想前往城市生活和工作。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并不是依靠外在的物质建设就能抹平的,即便农村生活环境再优越,也挡不住年轻人出去看看的心情,而一旦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再回农村就变得十分艰难。
年轻人离去是农业文明转向城市文明的必然
理论上而言,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农业文明的产出物是支撑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基础,法国科学家法布尔说:“历史赞美把人们引向死亡的战场,却不屑于讲述人们赖以生存的麦田。历史清楚地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却不愿意告诉人们麦子是从哪里来的。这正是人类的愚蠢之处。”
科学家从理论层面上强调农业文明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并无不妥,只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必须占据最大量的人力,把年轻人都束缚在土地上。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均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情,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社会的经济总理其实并没有多大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城市文明的发展。
依赖于工业革命,城市大规模扩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推动工商业迅速成长,使得农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在任何历史时期,最愿意进入城市的都是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冒险,预期改变自己以适应城市生活的可能性更大,他们更愿意进入城市,去迎接未知而充满自由的生活。
年轻人进入城市,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原因,城市更为先进的文化观念,更宽松的社会氛围,更优质的生活服务,都促使年轻人奔向城市,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不过这种趋势的又一次上演。
据东莞的调查发现,大约20%的农民工夫妻带着子女在城市务工,其中80%有了单元房居住。(参见党国英,《新生代农民进城是中国发展大趋势》)这些进入城市的年轻一代,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城里人,不可能再回到农村。
实际上,城市越发展,集群效果也就越明显,大城市会集中越来越多的优势资源、人才,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人们会不断涌入大城市,未来农业生产必将是少量人从事的工作,改变农村社会,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留下年轻人,而是将农业生产变得更现代化,更集约化。
农村表面的萧索与荒凉不可避免,其实,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就感慨过故乡“沦陷”:“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今天人们对故乡村庄的种种感慨,都未超过鲁迅的叙述。
(编辑:)